纵情挥洒见真魂——周明安画虎艺术赏析,周明安 2023-11-20 14:52:49 0 0 说到“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”这些名句,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天府之国的四川。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,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沾染上十足的灵气。在四川艺术家们的笔下,时时自然流露出三星堆的神秘,都江堰的宏大,峨眉的秀美,青城的幽绝。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周明安,便是众多川籍艺术家中杰出的一位。 周明安自幼爱好绘画和书法,曾经向赵蕴玉、周抡元、岑学恭、施孝长、余兴公、徐庶遥等名师学习书画。1972年拜著名画家阎松父为师,学习动物画,主攻画虎。三十多年来,在勤奋学习中广览古今名家珍迹,游历祖国各地名胜,结识众多大家名师,书画技艺日益精进,如今已是国中屈指可数的画虎大家之一。周明安的艺术成就,集中体现在他的写意画虎艺术中。老虎人称“百兽之王”,在中国人心目中,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。古往今来,无论帝王将相,还是平民百姓,都对老虎有着异常的好感,爱慕它的美丽,崇尚它的力量,尊重它的威严。老虎历来是画家笔下常见的题材,寓意吉祥的虎画随处可见,而周明安画的老虎更被人们称为虎画中的珍品。“造型生动”,“笔墨传神”,“韵味深长”乃是他虎画艺术的主要特点。 中国画处处体现着对立统一、相辅相成的构成关系,诸如用笔的刚柔相济、方圆并用;运墨的干湿互补、浓淡相宜;造型的形神兼备、似与不似;布局的平中求奇、欲露还藏;以及作品整体上要求的情境和谐,寓巧于拙,雄峻而空灵,绚烂而平淡等等。这一体现中华文化精粹的艺术思维和创作准则,在周明安的创作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。在他的画虎作品中,构图满而不塞,虚而不空,既有笔墨的酣畅淋漓,又有劲健苍润的点线组合。有时放笔直写,气势激越外扬;有时沉静稳健,墨韵平和淳厚。画家笔下之虎,无论是动是静,也无论单双还是群虎,他都有意识地在强化动物的情趣和灵性,以情驱笔,心手相应,一气呵成。 看周明安的画,人们最强烈的艺术感受是“大气磅礴,阳刚之美”,如大风大声,骨力劲健,气势雄浑。画家既继承了文人写意画的笔墨表现形态,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明清文人画气弱韵稀的时代局限,成功地将唐宋艺术所崇尚的大气丰韵输入笔墨之中,力求气足韵丰,笔饱墨厚。 造型生动,形神兼备是周明安画虎的一大特点。清松年在《颐园论画》中说“凡飞潜动植之物,必须肖其真形,形合其神自足。”周明安画虎初学阎松父先生,造型严谨,色彩逼真。而后又吸收张善子、刘奎龄、刘继卣、杨善深、赵少昂等诸大家之所长,更注重从生活和大自然中吸取营养。为画好虎,他不知时日地在动物园与虎为伴,熟识虎性,究其筋骨,观察写生,积稿累累。持之以恒地勤学苦练,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绘画样式,为传统手法注入了新的血液,终成大家之手笔。周明安除倾心于虎画创作外,还广泛研习各种动物走兽,近年出版了两本《线描动物走兽百图》,上百种的动物,千姿百态的真实画面,其写实能力令人叹服。在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中,他在虎画创作上已由早期对形象的捕捉,进而到直取神韵的境界。他画中的虎,有着异乎寻常的美,威猛而无凶恶之气,给人以正气凛然、雄壮英武之感。他提倡“大雅入大俗”的风格,表现在他作品中生动的造型,简洁的用笔,丰富的构图,朴实的画风,深受专家和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。他所奉行的中正大气,雅俗共赏的艺术实践,在当今萎靡之风盛行,粗俗之作泛滥的时弊中是发人深省、给人启迪的。 笔墨是中国画千古不易的精要所在。所谓笔墨实则指用笔之道,即“六法”中的“骨法用笔”。唐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中说:“夫物象必在于形似,形似须全其骨气。骨气形似,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,故工画者多善书。”形似骨气最终要靠笔墨来体现。“写意画”要靠“写”来表达“意”。“以书入画”是周明安艺术的又一特点。“气韵生动”本是中国画鉴赏的最高境界。“气韵”指的是整幅作品中形象笔墨结合后产生的,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,令人赏心悦目的气象和韵味。而通达“气韵生动”的桥梁则是笔墨。笔墨的精髓在书法,书法的用笔囊括了作者驾驭工具和运用线条的所有奥秘。黄宾虹语:“何为气韵?气韵之生,由于笔墨,用笔用墨未得其法,气韵无由显露。”周明安画虎讲究笔墨的多种变化与虎的生动造型的有机结合,其虎骨法生动,实属难得。如虎的结构和斑纹,更给他以丰富的笔墨变化提供了契机,那些色墨间的渗化,那些渗化的朦胧与斑驳,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虚实关系,浓淡对比,均与变化生动的笔墨交相为用,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。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周明安长期以来在书法方面的不懈努力,书法是他最主要的爱好之一,几十年间他在书法上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于绘画。他说:“有心画好写意画的人,一定要研究书法,练习书法,从中发现用笔的奥妙,才能在作画时心手相应,使转自如。”他在一幅《奔虎图》中的题句“权将骨肉化笔墨,狂草写成大王斑。”便是他个中体会的真实写照。 笔者与周明先生深交二十余年,深知他的人品艺品,他的勤奋好学,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保护动物的热心。他的动物画作品,充满了人性化的意趣处理,如《母子情深》中的舐犊柔情,《双虎》中耳鬓厮磨的亲热,《思源》中的感恩之意,《一往无前》中的勇猛无畏,《偕乐图》的恬淡和谐,《嬉雪》的宁静安详,《伏虎图》的众生平等,《听松》的蓄势待发,《奔虎》的勇往直前,以及《远方的呼唤》传递出的同情,《雄狮》发出的赞美……都寄予了作者博爱真爱的拳拳深情。看《家园》这幅画,描写了生活在深山丛林中虎的一家,受到不速之客惊扰的瞬间情景,作出本能反应的雄虎警觉的目光,母虎疑惑的目光和中断嬉戏的幼虎们惊恐的目光,都集中在观众的身上,是你,是我,是他,是人类,打破了这幸福一家的平静生活,这是对入侵者的谴责,是对动物处境的同情,是对遭受人类破坏的大自然的痛惜,是对关注动物生存环境发出的呐喊。这幅画强调“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”这个世界性的人文关怀主题,发出了保护自然,关爱动物的强烈呼吁。不难想象,这样撼人心魄的作品,能唤起多少心灵的共鸣,会产生多么巨大而催人奋进的伟力啊,这实在是令人观之忘情,荡气回肠,味之远想。 倪锡文:作家,四川省文联常务委员,副秘书长,副厅级巡视员 地址:成都大慈寺路30号 邮编:610016 电话:028-86610038 收藏(0)